《对外传播》2024年第1期刊发主题为“全球地方视角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的“圆桌论坛”。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中心总监仇园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何国平、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李伟岩、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周洁、广州大学教授邹军、中国山东网编委胡立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姬德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传播系主任郭毅受邀参与讨论。
近年来,我国各地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正在如火如 荼地展开。按照执行主体划分大概有以下类型:宣传部 门主导,政府资源投入;宣传部门指导,地方媒体投入; 宣传部门指导,地方媒体和企业投入等。不同的建设 和发展模式顺应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心的下移、地 方文化对于全球意义强化、国际传播主体需要更广泛 动员的总体趋势。
那么,当前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状况如 何?有哪些成功经验?遇到了哪些问题?地方国际传 播实践在理论意义上可以理解和阐释的视角有哪些? 我们是否可以认定一种资源投入意义上的国际传播立 体化格局已经生成?中国传媒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 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 新研究”课题组联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就以上问 题邀请学界业界专家展开了讨论。
针对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的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郭毅认为:当前地方国际传播工作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政策指向,是地方党委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之一,其次也源于深刻的内在经济社会发展逻辑。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吸引外部资源是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工作的着眼点。2018年 6 月,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作为全国率先成立的省级国际传播中心,2023 年就迭代升级成了西部国际传播。其原因之一就是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陆海经济联动发展”这一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逻辑决定的。在政治指向和经济逻辑的双驱动下,以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为例,国际化团队更加专业,功能模块日趋完善、海外传播矩阵触达率更高。就地方经验而言,重大活动赋能地方城市品牌形象迭代升级、助力国际形象建设。借由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重庆在“山水之城”和“3D 魔幻城市”的标识之外,着力打造和对外传播“数字重庆”品牌形象,实现从基于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大美重庆”向新时代“未来城市”的品牌标识迭代。
针对当下地方国际传播实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郭毅认为:同质化现象依然明显。一是不少城市,特别是国际传播中心城市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仍然存在方式方法的高度雷同。主要的方法无非五句话:“借船出海”发帖子、办完比赛办活动、“网红”打卡造热点、免费体验拍视频、邀请老外说好话;二是城市的品牌形象定位经常存在高度雷同。比如重庆曾经以“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作为城市品牌形象对外传播,但今天来看,担得起这个品牌形象的远远不止重庆一个城市。百度一搜,至少十几个城市都以此作为国际形象定位。“数字重庆”现在成了重庆新的品牌形象定位,但与“数字杭州”等其他地方的数字化发展品牌形象有什么区别,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国际传播重心向地方和基层“下沉”,但“下沉”之后,地方的国际传播究竟要做什么?全球地方的视角为建成更加立体的国际传播格局提供了一种有效且有意义的思索向度。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关键在于地方与全球的交往与对话。加拿大学者弗兰克·费瑟有一个非常有趣而贴切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地方化在本质上类似日本武士宫本武藏创造的“二刀流”剑法,即“一把长刀,一把短刀,知道什么情况下出哪一把刀”。换言之,头脑中必须存在全球和地方的“双焦点”。费瑟将之称为“全球地方化直觉”。开展地方国际传播工作,也应该始终带着这份“直觉”。长期以来,对于地方城市来说,国际传播工作背后常常带有一种“发展文旅”的实践逻辑,国际传播被等同于“流量 + 打卡”推广文旅形象。如果从全球地方的视角来思考未来立体化的地方国际传播实践,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时间、空间、情感等多个维度把地方充分融入全球,促成地方与全球之间更加有机的交往与交流。从资源投入的角度讲,我国国际传播立体化格局已经形成。从区位布局横向来看,东中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城市均已建成较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中心。垂直来看,有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这样的区域性平台,也有柳州国际传播中心、济宁国际传播中心等地市级平台,甘肃、福建、山东、河南等省份也都先后成立了省级国际传播中心。从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角度和一般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统筹和协调不同地区国际传播中心工作,在立体化的区域国际传播体系中既凸显差异,又能形成合力,是下一步建设高质量国际传播立体化格局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文参见:张毓强、姬德强:《“全球地方”视角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对外传播》2024年第一期,第66-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