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Yi Guo

教授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新闻学院

职务: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媒体观点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媒体观点

郭毅 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整理出版抗战时期驻华记者回忆录助力抗战文化国际传播

发布时间:2023-09-03 点击次数:

重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学术交流活动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迎昭)


2225064ecb50f42402.jpg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是年8月28日,毛泽东等从延安乘飞机抵达重庆,为商讨团结建国大计,同国民党开始重庆谈判。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

78年后的8月28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在重庆红岩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学术交流活动。来自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史研究会,以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文博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用学术研究新成果,缅怀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中的风范与精神、使命与担当。

推出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

“这是我承担《复兴文库》国家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的任务之一,是我在学术生涯中花费时间最长、发表经历最曲折的论文。”学术交流活动中,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提及他和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耿密联合撰写的论文《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时感慨道。

周勇说,这篇论文从创意到成文并公开发表,前后花费了12年时间,已由《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五期发表,近日将由中国知网率先在网络发表。他表示,这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学术努力。

为何提出这一观点并开展学术研究?周勇说,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主要有两种表述: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战争,二是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说”既肯定了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又回避了“领导”一词在历史逻辑上不能自洽的难题,体现了老一辈历史学家的学术智慧。但这只是一个文学化的表述,并非学理化的表述和定位。因此,对中共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更加准确的、简洁的历史学定位,这是周勇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的初衷。

周勇表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以宽广的胸襟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作出的新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实事求是恰恰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战争政治指导者的历史定位,是由抗日战争的时代环境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殊合作方式决定的。在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全局走向以及大后方和沦陷区的抗日运动开展政治指导——提出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擘画抗日战争的整体战略,坚持抗日与民主并行等主张,发扬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对抗战的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同时,在局部中,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指导者定位有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和深化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研究。

周勇强调,“中流砥柱”是“政治指导”的形象表达,“政治指导”是“中流砥柱”的题中之义,是对“中流砥柱”学理逻辑的延展和升华。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这一学术观点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共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馆员艾智科说:“这一提法有很高的站位,给我很大的启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洪富忠则表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研究话语体系的重大创新。”

分享学术进展:从小切口还原抗战历史

在学术交流活动中,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研究新进展。

抗战时期,不少外国记者满怀对正义和真理的渴求赶赴战火纷飞的中国、重庆,亲历、记录中国人民艰苦奋战的峥嵘岁月。许多外国记者采访了中国战场,有些还访问过延安和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和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的成果。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传播教研室主任郭毅说,他非常关注抗战文化的国际传播。目前,他已收集了不少未经挖掘、整理的抗战时期外国驻华记者回忆录,他期待将这些史料进行系统整理,从中解码外国驻华记者眼中的中国、重庆,从而助力重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更好地讲好重庆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罗辑曾参与编辑《复兴文库》中重庆谈判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她积累了很多关于重庆谈判的中外报道。此外,她此前参与了纪录片《苦干》的研究,也收集了一系列海外报道和档案。她发现,重庆谈判对亚洲地区和世界格局都有一定影响,这在国外报道中可以进行印证,“这种梳理和发现,对于重庆当下进行国际传播,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我结合长期以来对抗战史研究的积累,最近将研究领域聚焦到抗战英烈研究这一方面。目前,已经完成了一篇抗日根据地的英烈纪念方面的文章《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战英烈纪念的主要功能》。”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耿密介绍,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抗战英烈纪念,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宣传和社会动员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纪念活动、传唱纪念歌谣、修建纪念设施等多种方式,将英烈纪念与政治传播有机结合,对激发民众坚决抗战意识和树立抗战必胜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丁英顺将目光聚焦到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的调查工作。他说,抗战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针对国统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推动了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并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启示。

助推成果转化:历史学研究从历史走向当下

历史学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是重庆史研究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馆员、重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晓东介绍,重庆史研究会对此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如,重庆民族乐团大型情景国乐音乐会《弦上巴渝》根据重庆史研究会编撰的《重庆革命文化概览》一书,将重庆历史与本土音乐相结合,热情讴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巴渝人民;动画电影《火凤重天》根据周勇等编著的《〈苦干〉与战时重庆》一书改编,用影视动画的方式,向观众揭示了奥斯卡获奖电影纪录片《苦干》得以产生的背后故事。该电影已制作完成,即将上映。黄晓东透露,为迎接抗战胜利80周年,重庆史研究会正联合重庆民族乐团,再次合作筹划大型音乐会。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历史学研究应该从历史走到当下,从当下勾连历史。需要注意的是,将严肃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是一个严谨的过程。

“我们要讲好故事,但不能乱讲故事。”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总干事吴元兵介绍,他们联合相关部门,连续开展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新南滨时光读书会等系列活动,邀请党史等领域专家学者和大众面对面交流,受到大众欢迎。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重庆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说,重庆红岩干部学院正着力打造“四梁八柱”课程体系:“非常希望专家学者把学术成果转化为课程,让党员干部群众从中汲取更多智慧和力量。”


重庆日报.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