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简介:

刘达斌

Personal profile

个人简介

姓名:刘达斌 出生年月:1969.6.2 学历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 2.制造系统质量管理与控制 3.系统动力学及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 主要研究经历、荣誉称号、获奖情况、社会兼职等  1997年在重庆大学任教,2002年获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2004.02-2004.03参加美国底特律汽车...

more+

个人简介

姓名:刘达斌

出生年月:1969.6.2

学历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

2.制造系统质量管理与控制

3.系统动力学及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



主要研究经历、荣誉称号、获奖情况、社会兼职等

 1997年在重庆大学任教,2002年获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2004.02-2004.03参加美国底特律汽车展览技术交流;2007.01-2007.04 参研德国FORD蒙迪欧玻璃升降器的开发;2011.01-2011.04 新加坡国立大学双语微系统设计与应用教学交流;2009.10 获FORD黑带大师。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制造系统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动力学及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主要从事的本科教学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主要从事的研究生教学为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机构设计。                                                                                                                        主要的科研项目:重庆宇虹自动化系统仪表有限公司的提升机设计;重庆银钢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及质量先期策划;重庆华信昌质量管理及潜在失效模式影响及分析;国情化机械产品快速概念设计开发方法与管理战略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重庆智能热水器厂支持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基于变形设计理论的产品零部件模块化设计的研究;重庆润通制造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重庆嘉陵厂的精益生产及六个西格玛;重庆隆鑫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及产品数据管理。

公开发表论文(代表作)

[1] 刘伟,刘达斌,周强,产品创新管理——市场与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 秦伟,黄茂林,宁先雄,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二、已发表的10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刘达斌,基于某车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自由振动固有特性的求解.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第1~3期
[2]刘达斌.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8期
[3]刘达斌. 浅析电动玻璃升降器.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2007.9, Vol.23,155-158.
[4]刘伟,聂源,刘达斌,用关联指标指导产品平台的设计, 科技管理研究, 2006年第12期
[5]李辉,刘伟,刘达斌,QFD在大规模定制中的扩展应用, 科技管理研究, 2006年第6期   
[6]刘达斌,刘伟,徐晓刚,支持产品设计决策的仿真模型,机床与液压,2002,No.1:17-18
[7]刘达斌,刘伟,建立面向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产品设计流程模型,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Vol.25,No.6
[8]刘达斌,刘伟,徐小刚,基于价值创新的产品开发成本设计,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Vol.24,No.5:8-10. 
[9]刘达斌,刘伟,燃气快速热水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和组织,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Vol.6:37-38
[10]Liu Wei,Liu Dabin,Creating a Product Definition Organization for Chinese Automobile Firms: A Case Study, Proc.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 and EM, Guangzhou, 2000:612-615
[11]Liu W, Chen YH, Liu DB,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 for a Chinese automobile firm, Proc.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 and EM, Guangzhou, 2000:608-611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